今年以来,随着中国中煤区域化、专业化深化整合集结号的吹响,资产管理公司与国源公司实现战略重组,新资产管理公司应时而生。整合以来,资产管理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发展思路,扎实推进“两个联营”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两个对冲”机制,以资产赋能、创新驱动为着力点,聚焦“三项职能”作用发挥、加快“四新”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运营管控效率,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平台作用进一步强化,“1+1>2”重组效应和一体化发展格局成效渐显,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突破,一幅“全新资产、再创辉煌”的发展蓝图正徐徐展开。
聚焦履行“三项职能”
着力增强企业核心功能
在服务集团公司主业规模扩容中增强核心功能。作为原由中国国新、中国中煤、中国诚通、国家能源集团等4家央企出资的煤炭资源整合平台,先后整合国投、中铁等10家央企煤炭业务,涉及产能2.8亿多吨,资源储量630多亿吨,具备丰富的专业化整合经验,将从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优化全局出发,加强统筹谋划,充分发挥国源公司平台作用,切实提升煤炭资源整合能力,更好服务集团公司主业发展。目前,主要围绕集团公司产业分布,对现有140余亿吨煤炭储量资源和关联潜在资源,加大调配、整合力度,推进煤炭资源结构性重组整合,为提升煤炭产能,增加资源储量,壮大主业规模作贡献。
资产管理公司滕州东方钢帘线光伏项目
在助力集团公司产业结构优化布局中增强核心功能。作为集团公司专业化整合重要平台,推动资产运营管理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是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提质创效的必然要求。资产管理公司将深入推进全要素资产经营,通过资产经营助力落实降杠杆减负债、提质增效、亏损治理、高质量挖潜等重点工作,以创新方式持续优化资产结构,达到资产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目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价值再造共创。在进一步凸显功能使命同时,积极探索新路子、新模式,全力打造资产整合、管理、交易、处置“一个平台一张网”模式,规模上“做加法”、结构上“做减法”、业务上“做乘法”、布局上“做除法”,通过物理层面排列组合变化,改变资产“分子结构”,在助力集团公司产业结构优化布局上发挥更大作用,最大限度变存量为增量、以增量提效益,充分实现资产、资源、资金、资本的盘活转化和良性循环,更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图为资产管理公司所属地煤公司获得的部分发明专利
在服务集团公司产业竞争力提升中增强核心功能。积极服务安全能力提升,通过打造智控项目算力底座,助力安全管控信息化水平提升,提升安全评价和安全技术咨询服务能力,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决策支持。积极服务新质生产力培育,聚焦发展新能源、大数据、双碳等新业态,助力集团公司向新、向智、向绿转型。重点落实构建“两个对冲”机制要求,通过提供“双碳”综合管理、节能技改、制定碳中和方案等方式,运用碳金融工具,为集团公司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护航。积极服务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系统总结历年来资产移交、财务核算、资产及债务处置等方面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和操作模式,通过对“两非”资产的交易处置、对存续企业的出清重整、对问题资产的纾困盘活,不断锻强化解风险的本领。
坚持打造“四新”产业
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打造新资管主业。构建全流程专业资产管理运营平台,拓展全周期、全方位服务,提供“资管+运管”双轮驱动支持。立足煤炭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国源公司平台作用。加强与国务院国资委、央企沟通对接,加快煤炭资源进、出平台整合。立足资产价值重塑,充分发挥时代公司职能。加快形成一套高效的处置服务模式,围绕资产库存管理、低效资产认定、资产评估、公开处置等,构建“统一代管、集中清退”服务模式,提供定制化一揽子解决方案,有序推进“两非”“两资”市场化处置,以专业化能力为集团公司及内部企业分忧、赋能。今年,累计清理“两资”资产金额近50亿元;参与参股股权整合工作,完成参股股权退出13户;开辟长账龄备品备件处置模式,有效解决闲置资产处置难痛点。
拓展新服务品牌。坚持“深化服务、做精做优”原则,高标准提供整体后勤解决方案,通过精益化管理、标准化服务、专业化保障和职业化团队,构建与高质量发展格局相匹配的高品质物业服务保障体系,不断拓展新型增值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服务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安全技术咨询服务业务,积极开拓安全评价、安标评审、隐患排查、重大技术诊断会商等业务,为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和技术进步提供保障。高标准建设运营专家库平台系统,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煤矿、电力、安全等专家库,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提供专业化智库服务。
资产管理公司正在建设中的顺义数据中心效果图
打牢新基建基础。高质量建设集团公司顺义数据中心,以稳定电力供给、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等手段,确保应用系统、大数据分析、工业设备感知和视频应用等高效运行,为集团公司“智控”平台打造坚实数据底座和算力支撑。全面落实“数字中煤”发展战略,加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打造集数据、网络和信息安全于一体的算力保障基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承接煤炭行业公有云“煤智云”等外部项目运营,为煤炭生产、安全、管理、运销等全过程管控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工作平台,提升煤炭产业链数字生态融合创新能力。
加快新业态培育。发挥集团公司碳资产管理中心作用,践行“双碳”实施路径,打造一流的碳资产管理全周期技术服务平台;积极探索煤矿低浓度瓦斯利用、CCER项目开发,开展节能降碳、氢能减排、CCUS等低碳技术融合与孵化应用,探索“技术+产品+服务+投资”新模式、新业态;坚定不移把推动新能源产业作为重要转型方向,持续关注碳排放权和绿电绿证交易新动向,加快推动京津冀等地项目落地;探索“林业碳汇+新能源”“新基建+新能源”等联营路径,以碳资产管理促进新能源项目开发,以新能源项目投资辅助碳资产项目落地,实现“碳、新”融合互利互补。
持续推进深化改革
全面提升企业现代化治理水平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全面将党的建设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优化完善“三重一大”议事机制,加强重大事项前置研究;优化董事会运行,着力推动形成审议、决策、实施的闭环管理体系;贯彻“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有效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和业务发展双向融入新模式,业务发展到哪里,党建就覆盖到哪里;探索参股企业党建工作开展,形成“重要岗位是党员、关键时刻有党员”良好局面。
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组织形态、经营机制、管理体系变革,推动业务线条清晰、协同机制明确的市场主体构建;压缩管理层级,加大法人压减、亏损企业治理力度,实现资源要素加快向主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集中。现有管理层级均控制在2级以内,所属企业内设机构总体减少近70%。持续优化完善薪酬分配、绩效考核制度体系,有效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深入推进契约化、任期制管理,引入市场化机制,完善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激发各层级活力。
持续强化风险管理。持续筑牢总部业务部门、产权合规部门和审计部门风险防控“三道防线”,围绕内部管理、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等关键环节,完善合规管理清单,健全内控、招采和信息化管理等9类150余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重大决策事项合规审查,将合规要求嵌入经营管理各领域各环节,定期开展合规风险排查。健全大监督体系,强化对业务全流程监督和审查,严格落实审核审批流程,确保合法合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一系列部署,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全局,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大局对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资产管理公司将按照集团公司赋予的全新目标和方向,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以一流企业创建行动为载体,加快走出一条国有资产增值提效的创新实践之路,努力在服务大局、推动发展方面当先锋、作表率,为中国中煤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企业贡献资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