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打造双碳业务新引擎 激发转型发展新动力
《碳达峰碳中和干部读本》读书征文活动作品选登
日期:2022-11-17 


打造双碳业务新引擎 激发转型发展新动力

地煤公司 王建超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国经济模式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中煤集团作为从事全产业链的专业化煤炭央企,与国家双碳目标同频共振,同能源产业紧密相关,在能源革命的宏观背景下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与此同时,作为中煤集团碳资产管理机构的地煤公司,在改革求变、市场应变、业务转变协同并进的关键阶段,也经历着双碳业务搭基垒台、积厚成势的严峻考验。如何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深入落实“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发展战略,推动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既是中煤集团面向世界一流能源企业目标奋进的关键挑战,也是地煤公司围绕碳资产管理职能定位、探索新发展路径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地煤公司双碳业务创新开拓和长远发展为切入点,聚焦转型突破与双碳业务深度耦合的战略机遇,分析当前内外部环境形势,结合自身建设基础和有利条件,提出工作思路和路径建议,以期为把握双碳风口新机遇,拓展业务蓝海新空间,推动业务体系完善和持续健康发展增能助力。

一、浅析内外环境形势,积极探索双碳业务发展新机遇

双碳业务是地煤公司主要业务方向之一,是以碳排放数据资料为关键要素,以碳盘查、碳交易、碳咨询等为主要载体,以国家、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集团公司碳资产管理任务为重要推动力,促进集团公司碳排放有序管理并实现自身盈利增收的新业务形态。决定地煤公司双碳业务生存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产业趋势、政策要求、市场环境、运行模式等,准确把握关键因素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有的放矢谋篇布局,锚定目标深耕细作,对于推动双碳业务发展至关重要。

(一)绿色低碳趋势为双碳业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当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由此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危害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化石能源消费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众矢之的。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反复、俄乌冲突加剧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供应趋于紧张,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传统能源替代与产业绿色转型加快推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禀赋以煤为主,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既是必然之举,也是大势所趋。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围绕绿色低碳形成的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带动产业全局进入重塑结构、深度变革的关键阶段,为双碳业务的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国家政策要求为双碳业务发展提供重要遵循。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基本建立,全国碳市场正式交易,各领域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当前各省市相继制定了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国资委也要求中央企业“一企一策”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从国家宏观政策的现实要求和总体趋势看,双碳业务的重视程度加速提高,市场容量和产业格局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将有力提升。

(三)内外市场环境造就双碳业务差异化发展路径。从外部市场看,业务空间相对封闭且竞争激烈。大型能源集团特别是大型国有集团企业对碳排放、碳资产实施统一管理业已成为行内共识。各电力央企自碳交易试点时期,相继成立专业化碳资产管理公司。其中大唐碳资产公司、华能碳资产公司更是在2021年的碳市场中分别取得3.02亿、2.69亿的交易收入,其碳资产体量、队伍规模和专业经验在一段时间内将具备较大优势,而以大体量、专业化、先行者为主导的市场格局短期内也难以改变。反观内部市场,业务地位相对稳固且能够持续。地煤公司是集团内部具有明确定位的、唯一的碳资产专业管理机构,在内部业务承揽、信息沟通、项目开发、议价协商等方面具备先天优势,并且在碳盘查、碳交易等工作中不断树立品牌、夯实基础,基本形成了业务体系并取得良好成效。因此,需要统筹内外市场环境差异,综合分类实测。短期内集团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外部市场的接触渗透需要学习适应、后发追赶;长期而言,守好、用好、拓展好内部基本盘,能够实现蓄势而起、厚积薄发,而外部市场的业务往来、交易互动甚至是正面竞争则是必然趋势,要未雨绸缪,提早准备。

(四)业务体量与运行模式的动态调整贯穿业务发展进程。集团公司涉及碳管理的主营业务包括电力、煤化工、煤炭开采等3个板块。其中,碳盘查覆盖全部3个板块,碳交易只纳入电力板块。从内部业务规模看,短期内增长空间有限。煤化工作为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前重点关注的八大行业之一,具有较大的纳入可能性但仍需等待时日;煤炭行业作为温室气体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公布的第三批行业,囿于数据可得性等现实难题,暂时未有纳入碳市场的消息传闻。从业务营收总量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由于集团公司煤矿数量相对更多,电厂规模正在逐步增长,煤化工企业数量偏少,在碳市场纳入范围和双碳业务收费模式不变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国家能源、华能、大唐等央企碳资产公司的盈利水平。同时,以上公司兼具的新能源开发、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项目等职能可以创造规模不俗的附加价值,这些都需要地煤公司长期探索和努力争取。因此,需要统筹调配双碳业务的业务体量和运行模式。在业务体量并不巨大的短期,以小规模自有队伍为核心班底,借助外部力量完成项目任务并提升技术实力,确保占据集团内部的专业定位;在业务逐步扩展的中期,优化完善收费模式,科学组建专业队伍,限制性借助外部力量,实现业务收支的良好平衡;在业务具有相当规模的长期,独立自主承担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利润相对较好的项目任务,力争达到先进碳资产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营收能力。


二、聚焦集团发展战略,奋力推进双碳业务取得新突破

地煤公司双碳业务的基础定位是服务于集团公司碳排放及碳资产管理工作,其发展路径需要以适当形式融入集团战略全局。当前集团公司深入落实“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发展战略,聚焦煤电化产业链,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创新能源低碳融合模式,着力推动煤炭与新能源耦合发展。为此,地煤公司应积极寻找双碳业务的突破口和落脚点,主动出击,善作善为,争取更大突破。

(一)紧抓“区域化、专业化”布局节奏,坚定不移推动双碳业务横向开拓。集团公司大力推进区域化专业化整合,实现山西、内蒙古、新疆、广东、上海等区域整合重组,推动煤化工、装备、电力等业务板块专业化管理。在此形势下,地煤公司有望通过中煤集团碳资产管理中心的品牌媒介,强化与各区域公司、板块事业部的业务交流和项目合作。其一,能够促进沟通协作,便于已有项目的签约、执行以及项目回款等;其二,能够形成宣传效应,争取合作开展横向课题、技术咨询项目,或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创造未来合作机会;其三,能够及时掌握区域化建设、专业化发展的新规划和新动态,便于深耕已有业务或开创新业务领域。

(二)把握“两个联营”建设契机,创新推动双碳业务纵深发展。“煤电联营、煤电新能源联营”是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地煤公司延伸拓展双碳业务的有利契机。一是煤电联营为双碳业务创造更大施展空间。从国际能源演变局势看,火力发电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占据电力供应主体地位;从国家能源供需形势看,煤电将在能源体系“先立后破”的过程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从集团公司产业布局看,依托煤炭资源优势提升煤电装机容量在有条不紊推进,电力板块集中管理程度正在加强,新建或并购电厂数量稳步增加。鉴于火电是当下全国碳市场唯一正式交易的行业,业务规模和营收潜力相对更大,应强化与集团公司规划部、股份公司电力事业部的业务沟通,利用煤电联营的有力机会扩大双碳业务,一方面,进一步探讨优化碳盘查、碳交易的收费模式,扩大营收规模;另一方面,强化新建电厂的业务对接,尽早尽快提供技术服务。二是煤电新能源联营为双碳业务新的增长创造条件。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一直是碳交易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围绕新能源建设展开的CCER开发也是各碳资产公司紧密关注的方向。集团公司正在加强新能源方面的投资部署,部分企业已成立新能源公司,一批新能源项目正在谋划实施,一些新能源试点项目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应趁煤电新能源联营的起步阶段,提早策划,抢占先机:一方面,就CCER的开发计划、开发模式等关键要素与集团总部进行沟通汇报,争取进一步细化和明确CCER的开发方向和具体要求;另一方面,注重与新能源项目主体单位的沟通协调,就合作意向、合作模式等问题开展调研协商等。

(三)依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利机遇,有序推动双碳业务多元完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确保能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集团公司现行推动的重点工作。集团公司深入推进煤电机组技术改造、积极投资现代煤化工产业、有序实施节能减排项目,这些都有望成为双碳业务的增长点。地煤公司具备开展科研课题和工程项目的资源和经验,可以围绕节能降碳项目做出尝试:其一,可以争取与区域公司或生产单位合作,开展节能诊断、低碳规划等技术咨询项目;其二,可以就煤炭生产、煤电、煤化工等产业的碳足迹及减排策略开展课题研究,争取集团公司经费支持;其三,考虑到关于碳排放在线监测设备技术的研究应用日渐火热,可与电厂、煤化工企业联合申请相关科研项目,进行工程示范研究。


三、凝聚转型发展力量,全力推动双碳业务再上新台阶

双碳业务是地煤公司转型发展阶段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深刻融入集团公司战略全局的有效路径。以未来视角展望,依托于集团公司煤电化产业链的双碳业务,将经历先积累成型,再扩容增效,而后形成相当规模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深化改革与业务开拓融合的过程,是创新智慧与创业活力汇聚的过程,是改革阵痛和新生喜悦交织的过程。总体来看,双碳业务与地煤转型既一脉相承,也相辅相成;既不得不为,也大有可为。登高望远,开拓思路,方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转型发展中创造新的成绩。

(一)稳扎稳打,持续提升以核心业务为支撑的市场竞争力。碳盘查、碳交易是双碳业务的营收基础,也是近年来持续探索、日趋完善的产品系列。面向未来更高层次要求,可在三个方面着力提升:一是优化盘查模式。适应国家、地方关于数据填报的最新要求,在与集团公司和生产单位达成默契的基础上,探索远程测算和网络填报的模式,采取“统一远程、个别现场、集中培训、针对指导”的策略,既保障填报时效性,又提高执行效率度。二是强化市场交易。建立健全交易风险防范机制,制定细化交易实施细则,强化市场多方沟通交流,在统筹风险防范和交易效益的基础上,推进碳交易“计划调配模式”与“市场交易模式”同步实施,实现碳交易收益并探索“按量取酬”的收费模式。其三,丰富交易品种。受国家政策以及市场进展影响,目前的交易品种和形式相对比较单一,CCER是可以预见的交易品种但较难从外部获取,而围绕集团内部新能源建设、矿区复垦以及瓦斯抽采利用等开发CCER有望成为可靠来源。碳普惠、碳期货等概念尽管目前没有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确切消息,但可以作为未来可能出现的交易品种予以关注。

(二)稳中求进,扎实开创以新兴业务为突破的市场新空间。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作为全局概念和系统工程,决定了双碳产业具有复合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决定了双碳业务能够建立立体化的产品体系。外部碳资产公司的建设经验显示,以碳资产管理中心为依托,逐步探索多样化的产品形式和运行机制,能够有效推动建立碳资产公司,从而实现转型升级。为有效开创新兴业务,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做好技术咨询的服务商。在充分开展市场调研和业务交流的基础上,整理市场主流碳资产公司的主要业务形式,同时梳理分析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经供需匹配度、操作可行性研究后,筛选可以提供长期服务的产品清单,提请集团公司组织实施。二是做好技术应用的合作方。面向生产企业风光火储氢、节能改造、CCS项目开发等大型项目,加强业务沟通,寻求合作机会。在自身技术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探索与行业领先企业合作,为生产企业提供价廉质优的技术服务。三是做好双碳工作的创新者。双碳业务与国家政策、集团要求密切相关,具有持续更新迭代的发展属性。依托集团公司科研资金和项目任务,统筹用好内外技术资源,形成符合国家政策要求、体现中煤特色的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有效提升碳资产管理品牌价值,创造经济效益,实现创新与服务的良性互通。

(三)闻令而动,坚决落实以集团战略为引领的发展新要求。做好集团公司碳排放及碳资产技术支撑工作,既是地煤公司双碳业务的立命之本,也是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战略部署的重要任务。做强做优做大双碳业务,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砥砺奋进,真抓实干,才能取得工作效率快、服务效能优、发展效益实的良好效果。一是提高站位,心系大局。建立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把碳资产管理规划和业务发展融入集团公司“存量提效、增量转型”战略思路,积极参与集团公司碳达峰实施方案规划研究,坚决当好集团公司碳资产管理“探路者”“智囊团”,坚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站在中煤高度,做出地煤贡献。二是笃行实干,锤炼内功。不断夯实现有业务基础,持续完善业务体系,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在业务水平上看高低,在核心技术上下功夫,在专业能力上见真章,做到敢担事,能做事,做成事。三是勇于登攀,攻坚克难。准确把握双碳目标的政策要求,严格落实集团公司的各项任务,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挑战面前迎难而上,充分发扬主动性创造性,持续增强前瞻性预见性,以毫不动摇、不折不扣的工作态度,将集团公司决策部署落深落细落实。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当前正值地煤公司改革创新的攻坚时刻,大家团结奋斗、担当作为,必将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思维、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打造双碳业务新引擎,激发转型发展新动力,以优异成绩书写地煤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